跳到主要內容區

創立緣起

科技與社會研究(Science, Technology, and Society,簡稱STS)領域,也可稱為「科技研究」(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),為近二十年來的新興學科,此學科用以理解科技與現代社會之間的關係。台灣的學術社群,在1990年代間開始「科技與社會」的研究,越來越多不同領域的學者投入STS研究,也獲致相當成果,教育部顧問室從96學年度起更將其納入新興議題與專業教育改革中程綱要計畫。

本校自96學年度起參與教育部之科技與社會教學計畫,由周照仁校長(當時為教務長)擔任計畫主持人,造船及海洋工程系助理教授洪文玲、王治平老師、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邱大昕副教授共同規劃,於海工學院及水圈學院執行該計畫,前二年的執行成果因績效卓著,獲頒教育部「96-97學年度前瞻性科技與社會教學模範」。98年更獲教育補助,使專案助理教授王御風老師得以加入本團隊。

經過三年來的計畫執行,本校在STS教學、研究及活動,獲得校內外支持及鼓勵,成為本校教學及研究上一大特色。為使校內的教學、研究及校外活動連結更具組織,海洋工程學院於2011年1月13日正式成立科技與社會(STS)研究中心,並於校內開設相關課程(如工程倫理與社會、科技與社會與海洋案例研究等),希望透過這一系列課程安排,將STS的研究觀點帶入向來以技術教育為主軸的科技大學;增進理工領域學生對科技與社會相互生成的認識,以培養兼具社會關懷的科技專才。

中心團隊2011~2014年間投入對科學專家在環境爭議中的角色、公民參與環境議題的困難,及對環境影響評估的考察以對專業素養的養成提出反思及創新規劃。2014年起開始深入研究工程倫理在教學現場與產業的樣態,及STS跨領域課程進入工程教育。2014年研究者由「工程倫理教學與實務的跨國STS考察」開始進行工程倫理研究,2015年持續以「從工程科技爭議案例精煉現代公民社會科技教育的倫理本質」深入累積對台灣工程倫理教學現狀,及產業工程實踐問題的認識。現正執行2016年~2019年的「由案例研究建立台灣後災難工程倫理理論與共識」,是唯一全程追蹤高雄氣爆刑事庭的研究團隊,有第一手的研究素材。研究者也整合運用各種研究之成果,例如用於科技部的「促進科技領域之性別研究」規劃推動計畫、科普影片製播的「社會事件S檔案」等等,都是希望促成科技研發的知識變革。

STS中心自2011年成立至今7年,每年均獲得科技部等單位研究計畫補助,並積極參與國內、外各跨領域研究與教學計畫的執行,成果並發表於國內外研討會、專書與期刊,同時以其他具高度社會影響力之形式,持續貢獻於科技社會所需。中心主任洪文玲自2018年4月並接任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一職,本中心將在未來2年負責對STS社群的學術與行政服務。